学院概况 |
学院理念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学院大事记 |
清明来温州,赏景品美食两不误——枕山面海 凌峰碧水作者:王驰 梅焌杰 来源: 时间:[2025-04-03]
“温”故而知“州” 提起温州,你最先想到什么? 是“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 还是山水诗画般的江南风光? 亦或是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 这座枕山面海的浙南之城,还藏着太多的惊喜等待发现! 山水有灵,诗画天成 ![]() 徐霞客三访后笔下的“东南第一山”——雁荡山。古刹星罗棋布,摩岩石刻跨越千年,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览红叶、冬品雾凇。奇峰云海如同泼墨画卷般,令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红书@乐悦遊 小红书@暴走羊驼 大龙湫瀑布 197米的银河自天际倾泻,四季皆成绝唱。春日水雾氤氲如薄纱遮面;盛夏雷鸣般的轰鸣震彻山谷;秋雨过后,瀑布化作一条银龙穿云破雾;冬日冰凌垂挂,阳光折射下宛如水晶宫阙。崖壁上的摩崖石刻“天下第一瀑”是宋人面对自然的敬畏与礼赞。 小红书@阿蛮出逃记 小红书@如梦如幻 小龙湫 藏于幽深峡谷,瀑水如白练悬于翠屏之间,沿栈道行至尽头,可见断肠崖巍然矗立,此乃金庸笔下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之约的取景地。云雾缭绕时,崖顶若隐若现,似有侠客衣袂飘飞。 小红书@是酷盖呢 浙南山水的诗画秘境——楠溪江 36湾72滩串联起300里水墨画卷,江水澄澈见底,滩林如翠屏倒映;石桅岩擎天而立,狮子岩卧波听涛。乘着竹筏,顺江而游,看古村倒映碧水,倒映那耕读传家的宋元时光。“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楠溪江的美,是唐诗宋词里走出的意境。 石桅岩 擎天一柱立于江畔,形似巨船桅杆 乘竹筏近观,岩壁上的藤蔓如龙蛇盘绕 登顶远眺,江水如玉带蜿蜒于群峰之间。 小红书@山友老肖 ![]() 狮子岩 ![]() 江心一尊巨岩形若卧狮 晨雾中似慵懒酣睡,夕阳下又如昂首啸天 筏工撑篙而过,涟漪荡碎倒影 恍见狮子与自己的影子嬉戏。 @搜狐网
舌尖江湖 胆大包天,鲜入骨髓 温州人的味蕾 一半是海水的狂野 一半是糯米的温柔。 灯盏糕 因形似古灯盏得名,以大米黄豆浆为皮,裹萝卜丝、肉末、鸡蛋等馅料入猪油炸至金黄,外脆里嫩,咬开爆汁,咸香交织。街头巷尾弥漫着“滋啦”油炸声与香气。清光绪年间便活跃于市井,承载几代温州人童年味道,堪称“行走的乡愁符号”。现炸现吃最妙,配一碗鱼丸汤,烟火气十足! @exskyling 江蟹生 活梭子蟹斩块生腌,黄酒与姜蒜激出海洋的暴烈鲜甜,冰镇后的蟹肉颤巍巍如琥珀冻,蘸一筷送入口中。辛辣与甘冽在喉头厮杀,蔡澜笔下“杀饭利器”,配一碗白粥便是江湖。 小红书@芥末酱油醋 鱼饼 东海鮸鱼肉千捶成糜,混入肥膘丁与番薯粉蒸作白玉长条,或煎至金黄焦脆,冷切时弹牙透鲜,热食时脂香四溢,阿嬷常将它切片炒青菜、煮粉干,一口咬下,仿佛吞进整片温润的海。 小红书@郭小小女子 ![]() 温州瘦肉丸 ![]() 取猪后腿精肉,利刃细剁成糜,拌入地瓜粉与姜汁,经竹筷千次摔打至粘韧挤作琥珀小丸入滚水,浮起时似星子坠深潭。白灼配酸汤,撒虾米葱花,弹牙中渗出肉香;油炸裹椒盐,咬开酥壳,热烫肉汁裹着山胡椒的辛香炸开。舌尖抵着那颤巍巍的 Q 弹,恍惚听见瓯江潮声在瓷碗里轻轻摇晃。 小红书@叶开心 鸭舌 温州人将边角料驯服成风雅,老卤慢炖的鸭舌,舌尖脆骨裹着琥珀糖霜,根部脂香与酱甜缠绵。年节冷盘必有它,寓意“巧舌如簧,言顺家和”。夜市灯火下,游人拈一根边走边啃,卤香混着江风,醉了整条南塘河。 @昵享网 商业与文脉交织 从“永嘉学派”重商思想到当代民营经济标杆,敢闯敢拼的温州人书写了无数创富神话,而藏在老街里的南戏唱腔,瓯绣针脚又给这座城抹上千年古韵的厚重。 永嘉学派 南宋叶适在此高呼“义利并举”,从此商贾与书生共饮一江水。千年后,纽扣、皮鞋、打火机……“温州模式”从巷弄作坊闯向世界。 小红书@Mercury. 南戏故里 南塘老街的青石板上,瓯剧《琵琶记》的唱腔混着茶香飘荡;戏台旁的老匠人飞针走线,一幅瓯绣需百万针脚绣出雁荡山的云雾与鸥鸟的羽翼。 @搜狐网 在温州这“温润之州” 从雁荡山的月光到瓯江的潮声 从舌尖跳跃的鱼丸到巷陌飘荡的南戏 温州把诗意与烟火揉进了骨子里 带着你的胃和好奇心来吧 让灯盏糕的蒸汽模糊乡愁 让楠溪江的风吹散疲惫 再听老城新街讲述“敢为天下先”的故事 这里 山海的壮阔与市井的温度,终将让你明白 人间值得,温州更值得! 下一条:你记得花,花就不会枯萎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