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
学院理念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学院大事记 |
学子风华 | 周蕊: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作者:文 | 周蕊 图 | 周蕊 来源: 时间:[2025-03-09]
周蕊 2021级精神医学专业学生 中共党员 未来创客(温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曾任班长、809000红色轻骑兵宣讲社社长、校团委办公室副主任、院艺术团副团长 学业荣誉 省政府奖学金 校一等、二等奖学金 康宁卓越奖学金 科研能力 国创课题1项 省新苗课题2项 校级大学生课题2项 参与发表SCI论文1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学科竞赛 国家级奖项7项 省市级竞赛8项 校院级奖项15项 【国家级】
【省市级】
温州医科大学三好学生 温州医科大学优秀团干部 温州医科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温州医科大学优秀团员 岁月无声,成长有痕。一步一风景,一程一人生。过往四年时间,无数缤纷的回忆与精彩瞬间定格成了我大学生活的每一帧,一个个项目,一份份经历,一项项荣誉,赋予了我拥抱青春的不同视角。 01.从护理关怀到精神解码 因为心之所向,在大二学年我以原专业综测第一的成绩平级转入精神医学专业。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能比任何一个医学科室更了解患者的人生,他们是一个个独无二的个体,而不是化验单检查单常规描述背后的符号,精神医学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我希望去探索这样一个充满未知又蕴藏惊喜的奇妙领域。 02.用创新创业翻译医学理想 在温医的1283个日夜中,我的绝大部分时光都在这条道路上奋斗着,拼搏着。“周蕊,你来试试看负责人”“好的,老师”彼时大一懵懂的我还不懂的项目负责人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但在一次次伴着凌晨三四点的星光而归,踏着黎明五六点的晨曦开始一天的忙碌中,我快速成长。深耕创业四年时光,创办两家科技公司,完成五大产品转化落地。从“小挑”到“大挑”再到“互联网+”,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从铜奖到银奖再到金奖,60余场指导会,21场线下答辩,北京、天津、西安、杭州、宁波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在创新创业中,我不仅获得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收获了一份份珍贵的友谊。“一个人也许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由于团队中的每个伙伴的思考角度各不相同,我们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彼此学习,共同进步,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2024年“小挑”国赛决赛现场,大屏上播放着我们的“创克——中非精准皮肤创伤修复先行者”的展示PPT,与以往不同的是,我握着激光笔的手不再微微发抖,圆满完成最终答辩。我想,这份从容源自一千多个日夜在创新创业的土壤里,笨拙而执着的播种、耕耘和等待。 03.不给自己设限,做拥有无限可能的π 学生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构成了我创新创业探索之外的“第二曲线”。曾任班长,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任校团委办公室副主任,最终学年评定为优秀,获校级优秀团干部。组建未来创客团队,现有成员24人。作为负责人创立809000红色轻骑兵宣讲社,作为浙江青年理论宣讲的典型案例上报教育部。入库造血干细胞移植库,成为亚运会预录用志愿者,积极参与暑期“云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学年累计志愿时长达110小时。这些经历让我懂得:真正的“无限可能”,不是面面俱到的完美,而是在不同领域浇灌出独特的花——正如π的小数点后没有重复数字,却串联起宇宙的深邃图景。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骨干 2023年获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典型荣誉称号 2024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作为学生代表采访诺奖得主Hartmut Michel 青创有你(第十三期)学长学姐说嘉宾 结语 心之所向,从来不是缥缈的幻想,它藏在每一次为项目多思考一分的执着里,绽放在每项创新成果真正温暖人间的瞬间中。前方或许仍有风雨兼程,但既然选择了创新创业的星辰大海,便只需以素履为舟,继续奔赴下一场繁花似锦。 上一条:“栖心计划 三阶美学”系列活动①——精神医学学院寝室收纳比赛通知 下一条:护航心灵 润心非遗——创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传承之路 ——精神医学学院师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