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
学院理念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学院大事记 |
创新带动青春,榜样引领未来|精神医学学院第一作者论坛顺利举行作者:徐晟 来源: 时间:[2023-03-02]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的积极性,2023年3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第二十三期学术领航·第一作者论坛于商务中心14楼哈佛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在读研究生李慧玲担任主讲。
01 嘉宾介绍 李慧玲,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目前已被华东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专业博士拟录取,导师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周强教授。目前李慧玲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SCI、SSCI,曾获国家奖学金、康宁卓越奖学金等多个奖项。
讲座主题 向内探索,向外生长 从本科时面对科研的懵懂到研究生时持之以恒地从事科研工作,李慧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尝试新方法、新事物。本次讲座李慧玲围绕“向内探索,向外生长”的主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 谈及向内探索,李慧玲同学认为这是一个自我发展进步的过程,因此她更多的是向大家介绍了她对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NIRS)、脑电(EEG)、元分析(meta- analysis)、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这4种实验方法的理解、自己的使用心得和小技巧。 在讲述过程中,李慧玲将理论方法和自己的实际应用经历相结合,生动的讲述引起了了台下许多观众的兴趣。对于学习,李慧玲同学也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在学习中,她运用了科研经历中学习到的“元分析”方法,通过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泛读摘要,结合检索数据库的方式,精读或泛读有关文献,学习了许多新知。李慧玲同学认为通过PPT的方式进行文献汇报可以使自己获得新的思路。在学习的过程中,李慧玲同学也结识了来自国内外的许多“大牛”,这些志同道合的科研工作者在交流群中定期分享有趣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李慧玲也获得了许多启迪。最后,李慧玲同学还推荐了几个科研生活中可以多多关注的公众号,如神经现实、心仪脑、脑机接口社区、科研SCI绘图、医咖会等。 思及向外探索,李慧玲同学从师生交流、研究合作、团队力量三个方面中讲述了她对于科研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看法。李慧玲认为她在研究生阶段的成功离不开导师为她建议的研究方向,清晰的路径规划让她在研究生初始阶段便早早起步。导师关注时事、但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们能够发掘自身长处,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在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过程中,李慧玲也充分交流学习,获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技巧。科研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团队的分工合作让学术不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在论坛的最后,李慧玲同学还向大家分享一些写作时的方法技巧。 活动总结 本次论坛李慧玲同学从向内生长、向外探索两个角度,作为科研道路的先行者,详细介绍了她的科研心得,为同学们拨开云雾、指点迷津。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参会的同学们纷纷为此次活动点赞。 据悉,“学术领航·第一作者论坛”是由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各学院分批承办的、以学院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等一线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学术交流活动。它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期刊的优秀毕业生为主讲人进行分享交流。论坛通过邀请优秀师兄师姐进行科研经验分享,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营造学院内部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帮助更多学子奠定科研之基,提升科研素养。 上一条:精神医学学院开展“追忆芳华,永驻红颜”主题党日活动暨”3.8“妇女节特别活动 下一条:我院行政党支部赴大罗山古道开展 “红色赓续寻足迹 凝心聚力谱新篇”登山竞赛活动 【关闭窗口】 |